普現滿月於千江
百無禁忌是普庵
推出普庵一真香後,又陸續製作了其他兩種版本,這三款香雖然都是普庵香,然而香氣與製作原料略有不同,一真香屬於日常供香,清雲香則適合室外或是較大空間使用,而淨塵香偏向於淨化之用,這三款香雖然功效略有不同,不過都可以用於日常供香使用。
這三款香粉,一真香與清雲香,兩款皆有百藥為基底,以蜂蜜炮製香木,為唐宋調香之法,兩者原料有數種不同,而淨塵香則為淨化之用,適合家宅淨化薰香。
這第三款淨塵香,配方為道教之淨宅方,所以材料以陽性材料為主,不同於其他兩款配方添加至百藥,用法不同原料當然也非越多越好,道教的淨宅方有不少,如比較常見的七香十二精也是一種,清雲香的配方就比較接近七香,不過基於台灣的環境,所以有所更動。
【普入華嚴一真界】
說完新的三種普庵香,續談普庵香的第一款,其實普庵香系列,緣起於普庵祖師,而祖師的開悟契機,即是華嚴,在唐朝澄觀大師的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三中云:
今清淨智即一真法界,清淨智即本來智性。《金剛頂瑜伽》說有五智,初法界清淨智即一真法界故。
普庵祖師的百無禁忌,諸般妙用,即是源於清淨智,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十。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中云:
佛子!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:『願一切佛剎皆悉清淨,以不可說不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。一一佛剎,其量廣大,同於法界,純善無礙,清淨光明,諸佛於中現成正覺。一佛剎中清淨境界,悉能顯現一切佛剎;如一佛剎,一切佛剎亦復如是。
佛子!菩薩摩訶薩於彼一切諸佛剎中,於一佛剎、一方、一處、一毛端量,有無量無邊不可說數諸大菩薩,皆悉成就清淨智慧,充滿而住。如一佛剎、一方、一處、一毛端量,如是盡虛空遍法界一一佛剎、一一方、一一處、一一毛端量,悉亦如是。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而為迴向,普願一切諸佛國土悉具種種妙寶莊嚴。
祖師百無禁忌,在於體悟法界惟心,諸法因緣聚合,隨緣而變,而香氣也由諸多香料合和,不同的人品聞有不同的感受,緣於人心各不同,然而人心不同,佛性不二,成就清淨智慧,則能普入華嚴一真界,法界有情普供養。
【三炁合香五藏生華】
關於普庵清雲香,有香友詢問,為何標籤上寫的是法壇版,其實這清雲香的名字,出自正統道藏。正一部。上清瓊宮靈飛六甲籙,經中咒曰:六炁練清,雲宮玉華,由此為名。
關於六丁六甲,也非第一次談及,在之前文章”九天不製香”中,提及的道藏。洞玄部。眾術類。靈寶六丁秘法,也是關於丁甲的經文,靈飛六甲籙中云:
六甲之神,時乘六龍,以宴慶雲,盼看六合,迴降服符者寢房也。其八節日,又乘白鸞之車,駕黑翮之鳳,以宴常陽倒景,看遊八方之神嶽也。迴降服符者身,和合魂魄,通靈達形,三炁合香,五藏生華,坐在立亡,役召萬魔,履鋒蹈險,萬神來和,涉山入水,沿海步河,不劬律梁,不畏巔危,變化隱遁,招風召雷,立起雲雨,坐致行廚,入兵不傷,入水不濡,山神奉衛,玉女來迎。
靈寶六丁秘法中云: 先須焚香,淨水滌穢氣,方乃開卷,禱祝看之。另云: 於一室之內安林,焚香潔序,不得有別人往來。起臥,先於林前鋪枕齋戒,焚香淨水,存思解穢,供養六丁玉女。
道教科儀與香密不可分,不管是在外行法,或是淨室密修,都離不開香,以其香能淨濁成清,氣能結雲生華,所以古法香中,大多使用到多種香藥,來展現香氣,而清雲香由於香藥比例高,香氣濃郁,更為適合在室外或大空間使用,所以才會標註法壇使用,當然室內要使用也可以,不過使用份量就不需太多。
規格:
普庵。一真/150克/袋
普庵。清雲/150克/袋
普庵。淨塵/150克/袋
普庵套組:三款香品各一袋+善住皂*1塊
普庵祖師可說是非常特別的佛教祖師,脈承臨濟,因讀華嚴而悟道,傳有普庵咒,當然在一些考究中,亦有他種說法,不過也不離華嚴之教,以其圓圓果海,融攝佛道。
至於為何會與皂一起,其實佛教文化中,香與皂可說是頭陀十八物之一,比丘於修行生活中所使用之十八種道具:
即楊柳枝、澡豆、三衣、水瓶、缽、坐具、錫杖、香爐、奩、漉水囊、手巾、刀子、火燧、鑷子、繩床、經律、佛像、菩薩像等十八種頭陀使用之物。
香表戒德,澡豆則為淨身之用,在諸多儀軌中,皆須潔身淨體,再入法壇,古云:沐浴焚香,為虔誠之舉,即是此理!!
#普庵 #香 #祖師
百無禁忌是普庵
推出普庵一真香後,又陸續製作了其他兩種版本,這三款香雖然都是普庵香,然而香氣與製作原料略有不同,一真香屬於日常供香,清雲香則適合室外或是較大空間使用,而淨塵香偏向於淨化之用,這三款香雖然功效略有不同,不過都可以用於日常供香使用。
這三款香粉,一真香與清雲香,兩款皆有百藥為基底,以蜂蜜炮製香木,為唐宋調香之法,兩者原料有數種不同,而淨塵香則為淨化之用,適合家宅淨化薰香。
這第三款淨塵香,配方為道教之淨宅方,所以材料以陽性材料為主,不同於其他兩款配方添加至百藥,用法不同原料當然也非越多越好,道教的淨宅方有不少,如比較常見的七香十二精也是一種,清雲香的配方就比較接近七香,不過基於台灣的環境,所以有所更動。
【普入華嚴一真界】
說完新的三種普庵香,續談普庵香的第一款,其實普庵香系列,緣起於普庵祖師,而祖師的開悟契機,即是華嚴,在唐朝澄觀大師的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三中云:
今清淨智即一真法界,清淨智即本來智性。《金剛頂瑜伽》說有五智,初法界清淨智即一真法界故。
普庵祖師的百無禁忌,諸般妙用,即是源於清淨智,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十。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中云:
佛子!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:『願一切佛剎皆悉清淨,以不可說不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。一一佛剎,其量廣大,同於法界,純善無礙,清淨光明,諸佛於中現成正覺。一佛剎中清淨境界,悉能顯現一切佛剎;如一佛剎,一切佛剎亦復如是。
佛子!菩薩摩訶薩於彼一切諸佛剎中,於一佛剎、一方、一處、一毛端量,有無量無邊不可說數諸大菩薩,皆悉成就清淨智慧,充滿而住。如一佛剎、一方、一處、一毛端量,如是盡虛空遍法界一一佛剎、一一方、一一處、一一毛端量,悉亦如是。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而為迴向,普願一切諸佛國土悉具種種妙寶莊嚴。
祖師百無禁忌,在於體悟法界惟心,諸法因緣聚合,隨緣而變,而香氣也由諸多香料合和,不同的人品聞有不同的感受,緣於人心各不同,然而人心不同,佛性不二,成就清淨智慧,則能普入華嚴一真界,法界有情普供養。
【三炁合香五藏生華】
關於普庵清雲香,有香友詢問,為何標籤上寫的是法壇版,其實這清雲香的名字,出自正統道藏。正一部。上清瓊宮靈飛六甲籙,經中咒曰:六炁練清,雲宮玉華,由此為名。
關於六丁六甲,也非第一次談及,在之前文章”九天不製香”中,提及的道藏。洞玄部。眾術類。靈寶六丁秘法,也是關於丁甲的經文,靈飛六甲籙中云:
六甲之神,時乘六龍,以宴慶雲,盼看六合,迴降服符者寢房也。其八節日,又乘白鸞之車,駕黑翮之鳳,以宴常陽倒景,看遊八方之神嶽也。迴降服符者身,和合魂魄,通靈達形,三炁合香,五藏生華,坐在立亡,役召萬魔,履鋒蹈險,萬神來和,涉山入水,沿海步河,不劬律梁,不畏巔危,變化隱遁,招風召雷,立起雲雨,坐致行廚,入兵不傷,入水不濡,山神奉衛,玉女來迎。
靈寶六丁秘法中云: 先須焚香,淨水滌穢氣,方乃開卷,禱祝看之。另云: 於一室之內安林,焚香潔序,不得有別人往來。起臥,先於林前鋪枕齋戒,焚香淨水,存思解穢,供養六丁玉女。
道教科儀與香密不可分,不管是在外行法,或是淨室密修,都離不開香,以其香能淨濁成清,氣能結雲生華,所以古法香中,大多使用到多種香藥,來展現香氣,而清雲香由於香藥比例高,香氣濃郁,更為適合在室外或大空間使用,所以才會標註法壇使用,當然室內要使用也可以,不過使用份量就不需太多。
規格:
普庵。一真/150克/袋
普庵。清雲/150克/袋
普庵。淨塵/150克/袋
普庵套組:三款香品各一袋+善住皂*1塊
普庵祖師可說是非常特別的佛教祖師,脈承臨濟,因讀華嚴而悟道,傳有普庵咒,當然在一些考究中,亦有他種說法,不過也不離華嚴之教,以其圓圓果海,融攝佛道。
至於為何會與皂一起,其實佛教文化中,香與皂可說是頭陀十八物之一,比丘於修行生活中所使用之十八種道具:
即楊柳枝、澡豆、三衣、水瓶、缽、坐具、錫杖、香爐、奩、漉水囊、手巾、刀子、火燧、鑷子、繩床、經律、佛像、菩薩像等十八種頭陀使用之物。
香表戒德,澡豆則為淨身之用,在諸多儀軌中,皆須潔身淨體,再入法壇,古云:沐浴焚香,為虔誠之舉,即是此理!!
#普庵 #香 #祖師